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聚焦 >科技

当我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时我在想什么?

发布时间:2017-08-03 09:47  来源:和讯网   编辑:叶知秋  阅读量:17694   

“这也太不对等了!他们一个个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凭什么我要被这些人看穿啊?”上海就读的研究生丝丝言语中掩藏不住气愤,23岁的她是一个很爱发朋友圈的人,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笑的都要发上朋友圈,而她的新朋友们却好像都很内敛,发的朋友圈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很少涉及自己的生活,“真搞不懂他们怎么忍得住”,于是,丝丝把“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设置为“最近三天”,以表示对这种不对等的反抗。

当我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时我在想什么?

同样是一名朋友圈发送爱好者,24岁的程序员毛毛解释道:“人是会变的,当下我发的意思是这个,过段时间看这条朋友圈我又会觉得尴尬。”所以对他来说,设成三天可见比删除朋友圈要方便不少。采访过程中,毛毛还和记者分享了他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说是一个生活在北上广的女孩有一天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自拍,她把自己P得美美的,但是几个小时过去了,一条评论都没有,接着,女孩自己在下面回复了一条“谢谢大家关心哈,我已经有男朋友啦!”

“女孩子嘛,朋友圈里无非就是自拍和吃喝玩乐,可是即便我很赞同一篇文章的观点,也很少分享。”“新动脉”直言,不是不喜欢发,更多的是不敢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地换环境,这种不安感在加重。她现在在一家媒体单位实习,加了不少单位上的老师和同事,她表示不喜欢让刚加的还不太熟的人翻自己以前发的朋友圈,像在被挖祖坟。自从知道了“仅展示最近三天”的功能,她就用上了,感觉比分组和一张张设私密简单许多。“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挺奇怪的,现在我不想让实习单位的老师看我的朋友圈,但是一旦我离开了,我的朋友圈他们可以随便翻!”

沉沉和丹丹同龄,今年22岁,在上海某高校读硕士,学的分别是语言学和哲学,作为曾经的“朋友圈设置私密”大军中的成员,她们都选择了大量删除之前的朋友圈而不是追逐这股“三天可见”的潮流。丹丹说:“回头看过去发的很多内容,半遮半掩欲拒还迎,现在想来动机非常浅薄,存在表演的成分,想得到的也无非是虚假的肯定。而那些过去看似真诚的话,其实并不那么真实。还留下一些是为了社交,这样别人加我不会一无所获,也不会觉得我太刻薄冷漠。”沉沉把2016年以前的朋友圈状态都删了,不是每个删除或者设置隐私的人都像网络上揣测的那样,有一段所谓不愿提及的感情经历,沉沉之前的朋友圈很日常,“有些是发给有共同经历的人看的,他们看过了,这条就没什么意思了,情感抒发过了目的就达到了,删了也没什么舍不得。”

23岁的“平底锅”赞同沉沉说的珍惜当下向前看,她坦言自己过去就是一个特别爱挖坟的人,有事没事去翻翻关系很好的朋友的朋友圈,还时不时点个赞评个论,这时候就会“炸”出来一堆老朋友,说她是“怀旧小公主”。有一次点开一个好友的头像,下面弹出一句“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她觉得特别酷,认为这个功能简直是“装逼利器”。用久了越发体会到它的好处,“一方面节省了我翻看熟人和熟人翻看我朋友圈的时间,有这个闲工夫干嘛不把老朋友们叫出来聚聚呢?当然隐私设置之后我还是能看到自己发的,也足够自己‘怀旧’了哈哈。”

猫太的朋友圈发得还是多的,不像Alexander, Alexander在香港读书,即将毕业的他正在忙着找工作。这半年,他只发了两条朋友圈,一条转发,一条春节的拜年祝福。对他而言,三天确实太短了。点开头像光秃秃的,感觉像把别人屏蔽了一样。再加上和三天党相同的保护隐私的考虑,半年的时间就刚刚好,是一种更温和更中庸的方式。

全部公开或展示部分,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场礼貌和隐私的博弈,设成三天的张太太不觉得这么做不礼貌,“有什么想知道的,有其他途径”。没有设置的丹丹却坚信通过这么做来保护隐私一点也不靠谱,一旦发布到网络,就已经成为公共品,“三天可见”反而给人一种不可告人不够坦荡的感觉,“日记和信件才是真正私人的东西”。22岁的“知了”就把朋友圈当成了自己的日记本,她在上面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吐槽老师怼怼同学,不过这些都得是在“仅自己可见”的前提下。

当我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时我在想什么?
当我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时我在想什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