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财经

深陷业绩变脸泥潭海正药业启动自救计划

发布时间:2018-01-03 14:53  来源:网易   编辑:醉言  阅读量:13896   

此前深陷业绩变脸泥潭的海正药业在遭受辉瑞撤资之后,开启了自救计划。

1月2日,海正药业对外公布,公司旗下子公司浙江导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导明医药”)引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事宜尘埃落定,GrowthRiverInvestmentLimited(以下简称"GrowthRiver")和EmpireGatewayInvestmentLimited(以下简称"EmpireGateway“)两家企业摘牌,分别认购4587.50万元和1662.50万元增资金额,而本次增资及债转股事项已经于2017年12月29日全部完成。

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海正药业对导明医药的持股比例将下降到40%,同时在导明医药董事会中将不再占有多数,不具有实际控制权。

“制药公司的后继发展还是看产品的研发能力,此时引入战略投资符合原研药企的发展轨迹。”金库资本医药行业研究员黄琳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此同时,外界盛传海正药业的董事长已近退休的年纪,谁来接班的问题或许将影响公司之后的发展。

业绩变化之谜

根据万隆(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采用收益法评估导明医药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为人民币2.18亿元。导明医药本次增资按照投前估值4.8亿元人民币为基础,拟引进等值3亿元人民币的美元资金,增资的挂牌价格为4.8元每注册资本。此外,导明医药向深圳市松禾成长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亿元借款将在本次增资时按照同等条件转为股本。

针对此次增资扩股,上交所曾于2017年12月14日向海正药业下发问询函,要求海正药业就是否存在规避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交易动机、研发费用资产化、交易标的估值合理性等问题进行补充回复。

导明医药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由海正药业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何伟博士共同创建,其中海正药业持股73.4%,何伟通过其全资控股的DTRMInnovationLLC持股26.60%。导明医药以口服小分子原创单药与“全球新”的复方新药的研发为核心业务,目前已获得中国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2个临床批件和美国FDA的1个IND批件,正在开展中美同步临床试验,开发原创新药DTRMWXHS-12及其联合与复方新药DTRM-505和DTRM-555。

截至2017年6月30日,导明医药净资产3199.74万元,根据此前公司公告,导明医药2016年和2015年分别取得净利润-2155万元和-900万元,连续2年亏损。海正药业此次增资前持股比例为73.4%,本次交易完成后导明医药将不再并表。

那么为何海正药业会在业绩大幅下滑的当口对一家高负债的原研药企进行增资扩股呢?

海正药业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为满足原创新药的中美临床研究需求实现国际化创新制药的战略目标,通过股权融资方式筹措新药研发资金的正常交易行为,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创新型科技公司通过分阶段引进外部投资者并释放部分股权,实现优势资源集聚、创新成果共享、投资风险共担的企业发展惯例。

研发费用资本化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正药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也颇为激进。

相关资料显示,海正药业2015年就开始对AD-35进行资本化处理,当年研发投入总金额786万元,其中费用化金额111万元,资本化金额675万元,在业绩大幅下滑的2016年对该项目投入的1600万元全部进行了资本化。

对此,海正药业认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上市药物主要为缓解疾病症状为主,由于该病发病率高,AD-35作为多靶点药物研发成功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巨大。目前已在美国、中国分别完成I期安全性及耐受性临床研究,试验表明本品安全性高,对人体脑脊液的穿透性及PK参数好于预期目标。

所谓多靶点药物,是指同时作用于疾病网络中多个靶点的药物,对各靶点的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使总效应大于各单效应之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已上市的、较为突出的多靶点药物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

黄琳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阿尔兹海默症真的是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AD-35作为多靶点药物的有效性还是得看这个药物之后II期临床的表现。”

“AD的致病机理非常复杂,至今仍有多种科学猜想,其中 淀粉样蛋白学说和Tau蛋白学说占主导地位。”武汉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正是基于A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所以在AD治疗的策略一般侧重于选择“多靶点协同干预”。

内部调整

事实上,自2017年11月11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辉瑞将其持有的海正辉瑞49%的股权受让给高瓴资本后,海正药业先后完成更换多名高管、非公开发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经营事项。这也被市场看作是海正药业应对业绩变脸的自救计划。

去年11月18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原财务总监管旭华更换为刘远燕,原董事会秘书邓久发更换为沈锡飞。此外,高级副总裁王家成也辞去原有职务。

“海正药业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变动也预示着面对大幅下滑的业绩,公司开始进行内部调整,以求重新出发。”一熟悉海正药业的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海正药业这种调整明显提速。

除了更换多名高管之外,海正药业还开展了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内部活力。2017年8月31日,海正药业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称该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亿股,认购金额不超过32,002万,股票来源为认购公司此前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根据发布的定增预案,此次非公开发行以13.00元/股,向白骅、海畅投资、汇纳投资及公司员工持股计划4名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00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71亿元,用于岩头西区冻干制成品技改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并于2017年11月10日收到浙江省国资委下发的批复,同意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实施员工持股方案。

“员工持股计划过后,管理层和员工就成大股东了。浙江国资委和浙江国贸都是国资背景企业,海正药业混改是获得浙江国资委批准的,所以一旦管理层及员工持股成为大股东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上述人士解释称。

在盘活现有资产方面,海正药业也加快了调整步伐。2017年12月26日,海正药业公告称,此前转让德国IMDNaturalSolutionsGmbH公司21.05%股权,公司已收到第一笔股权转让款4,02.68万欧元,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海正药业对该长期股权投资将于2017年度确认投资收益747万元,预计将增加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47万元。

同日,生命科学临床研究领域云解决方案供应商Medidata(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DSO)与海正药业拓展合作,海正药业将采用更广泛的Medidata技术提升其在中国的新药研究数据质量与操作效率。

“随着多项内部调整计划的实施落地,海正药业有望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上述人士补充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