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国内

用好“制度的笼子”管好PPP咨询机构

发布时间:2017-04-06 12:14  来源:汇视网   编辑:余梓阳  阅读量:10892   

刘文强

规范将是2017年PPP模式发展的主基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将自5月1日起施行。笔者认为,此举将有利于将咨询机构关进“制度的笼子”,促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PPP模式规范发展。

充分认识咨询机构重要性

PPP模式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专业、影响深远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借助咨询机构来完成。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PPP项目多为公共服务项目且涉及资金量大,作为民生工程更需要专业的辅导,以保证项目安全顺利运行。二是过程复杂,从项目遴选、实施方案编制、合同体系签订到项目运营、移交等,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前期调研,谨慎实施,过程中涉及法律、技术、金融等多个行业;行业之间既要独立完成相关程序,又要互相配合、互相兼顾、通力合作,才能做到数据详实、程序完整、决策无误。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运营模式、风险分配、利润分成等都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划分。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就会在后期运营中产生很大的问题,甚至造成项目的失败。三是PPP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专业知识不足,尤其是基层PPP项目主管部门,专业知识更为缺乏。有的没有组织过专业培训,只是对相关法规、条文进行了学习。因此,咨询机构的介入尤为必要。专业咨询机构对项目的辅导过程,对基层人员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正视咨询机构出现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一片蓬勃。在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是咨询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近几年,PPP项目增加迅速,而咨询机构大部分是新成立或转行的,经验不足,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咨询机构咨询服务还在探索完善阶段。即使有些成立较早的咨询机构,由于业务量急剧膨胀,也出现了后续人员断层现象,甚至部分咨询机构让刚毕业的学生做PPP项目负责人,拿着以往的业绩四处宣传,这样编制出的项目方案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二是部分咨询机构是由招标代理公司转变而来,或者两者兼顾,业务进行了延伸,但服务理念没有转变,还停留在招标代理理念中,对PPP知识系统学习不够,创新意识淡薄,公司专业素质提升缓慢,动力不足,辅导的项目质量堪忧。

三是个别咨询机构明显受到利益驱动,拿到项目后不把主要精力用在PPP模式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上,而是一味迎合甲方,为了追求用时更短,流程更少,融资更快的目的,借PPP模式的不完善和无咨询机构约束机制,钻制度的漏洞,出现了一些低质量PPP项目、伪PPP项目,如项目方案无运营要求、保底承诺、明股实债等。从而,也使原本对PPP模式了解不多的基层单位,更加无所适从。

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

没有制度的约束,咨询机构自身实力的提高外部缺乏压力,内部缺乏动力。咨询机构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必须有统一的考核、惩治和退出机制。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既便于咨询机构业务提升,又有利于项目主体根据项目性质选择相应咨询机构。

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建立咨询机构承接PPP项目主要负责人和经办人质量评价制度,对服务质量差,方案、论证数据偏差大等问题,计入个人不良信息,不良业绩,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法律责任。让咨询机构和负责人不敢肆意妄为,用心做好每一项服务。

此外,笔者还建议建立PPP项目落地前专家评审制度。PPP项目涉及资金大,后期如果项目失败,对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将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有必要在项目落地前,对所有的前期PPP资料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专家审核,不达标的PPP项目资料必须完善,待专家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招投标活动。这样避免PPP项目因质量过低,程序不完整,数据偏差大等原因,造成后期运营失败。

PPP模式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倒逼政府由“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的重要手段,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重要体现。咨询机构是推动PPP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PPP模式程序不断完善,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项目运营逐步规范、优质高效,才能实现整体目标。因此,把咨询机构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有利于促使其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