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趣闻

失人心者失天下,这竟造成了项羽的悲剧!

发布时间:2017-06-03 09:57  来源:汇视网   编辑:子墨  阅读量:15963   

原标题:失人心者失天下,这竟造成了项羽的悲剧!

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众人之心,体现在臣,就是臣心,体现在军,就是军心,体现在民,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人心。

人心可察可用,人心多变如水,人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泛舟掌舵的人,熟悉水性则顺水乘风,常常事倍功半,不察水性则逆流顶风,难逃折楫沉舟。领军治国的人,体察人心则定国安邦,不察人心难逃国破身亡。

失人心者失天下,这竟造成了项羽的悲剧!

写完《楚亡》以后,项羽为什么失败,是我必须回答的问题。

项羽二十四岁随同叔父项梁起兵会稽,成为楚军副将。二十七岁在巨鹿全歼秦军主力,主宰天下自封西楚霸王。

二十八岁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刘邦联军,达到军事生涯的顶峰。三十一岁垓下战败,亡走乌江自杀身亡。他那短暂的一生,宛如流星划过长空,辉煌炫目,转瞬即逝。

司马迁总结项羽的一生说,秦末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豪杰不可胜数。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土领地,乘势崛起于里巷民间,不过三年时间,统领六国联军灭亡秦朝,号令天下分封王侯,被称为“霸王”。

地位虽然不长久,也是近代以来未尝有过的事情。不过,项羽背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当各国纷纷仿效背叛时,他怨恨不解,不也是自困自恼吗?以功高劳厚自傲,行事逞一己的私见而不师法古人,一意以武力经营天下,自称霸王之业。

不过五年时间,国破家亡,身死东城,至死不觉悟不反省不自责,大过大失中宣称: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用兵的罪过”,岂不是荒谬!

在司马迁的总结中,明确地指出了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四个原因。

一,背弃关中回到楚国,是说项羽不继承秦国西都关中,而是自王梁楚东都彭城,犯了战略地理的错误。

二,放逐义帝自立为王,是说项羽不能妥善对待旧主楚怀王,引发以下克上的政治风潮,犯了政治伦理错乱的错误。

三,以功高劳厚自傲,行事逞一己的私见而不师法古人,是说项羽犯了固执己见和不向历史学习的错误。四,一意以武力经营天下,自称霸王之业,是说项羽犯了迷信武力而忽视政治的错误。

司马迁的总结,写于项羽败亡百年以后,是历史学家整理文献,回顾往事的结论。

失人心者失天下,这竟造成了项羽的悲剧!

在项羽败亡五年以前,伟大的军事家韩信曾经精辟地分析过项羽的为人行事,预测项羽将会由强转弱,最终败亡。韩信的这个分析和预测,见于他出任汉军大将前向刘邦呈述的灭楚战略方策—《汉中对》。在《汉中对》中,韩信陈述项羽必败的原因说:

一,“项羽虽然称霸天下臣服诸侯,却不据有关中而定都彭城,这是他的第一个失误(战略地理)。

二,项羽背弃怀王之约,以自己的好恶裂土封王,诸侯心中不服,这是他的第二个失误(分配不公)。

三,项王将旧主怀王驱逐到江南,新封诸侯纷纷效仿,也都驱逐旧主,抢占肥美的土地,这是他的第三个失误(政治伦理错乱)。

四,项王所到之处,没有不摧残破灭的,百姓都怨恨,人民不亲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而已。这是他的第四个失误(迷信武力)。

对照韩信和司马迁对项羽败亡原因的意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认定项羽放弃关中定都彭城而犯了战略地理错误,处理怀王不当而犯了政治伦理错乱的错误,迷信武力而忽视政治的错误上,两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司马迁是历史学家,他从历史的事后发展和前后贯通的历史视野,补充了项羽固执己见和不向历史学习的错误,在《史记》的其他篇章中,他曾经多次批评项羽不采纳范增的意见和不学习周秦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做了具体的说明。

韩信是历史的当事人,《汉中对》是韩信当面呈述给刘邦的灭楚方略,其中强调的项羽背弃怀王之约分配不公的过失,是直接针对刘邦被不公平地分封到巴蜀汉中而言的,是站在刘邦的立场强调反楚的法理依据,未必是项羽失败的原因。

如果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上看,鸿门宴没有诛杀刘邦,大分封没有对刘邦采取更为严厉的防范措施,比如将刘邦分封到巴蜀而不追加汉中,才是项羽败于刘邦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总结了导致项羽败亡的四大原因后说:项羽在不过五年时间内,国破家亡,身死东城,至死不觉悟不反省不自责,大过大失中宣称: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用兵的罪过”,岂不是荒谬!

他通过批评项羽的谬误,引出了天意的话题,委婉指出并非是天要亡你项羽,而是另有原因。

韩信直接明确,他在指出导致项羽败亡的四大原因后说:“从整体上来看,项王名义上是天下的霸主,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的人心,所以,他的优势容易转化为劣势。”他睿智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的向背是命运转化的决定性条件。

韩信上《汉中对》时,楚汉战争尚未爆发,项羽携分封天下的威势,手握重兵,坐镇徐州,君临天下,正处在西楚霸王的极盛峰巅。在这个时候,韩信为什么会说项羽已经失去了天下的人心呢?

韩信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所指,指的是项羽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首先失去了秦国人心的事情。他在《汉中对》的后半段中明确指出说:“二十万将士,在新安被项王使诈坑杀,唯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脱逃,秦人怨恨这三个人,痛入骨髓。

如今,项王强以威势封三人为王,得不到秦人的拥护和爱戴,”换来的都是秦国人心的背离和仇恨。

失人心者失天下,这竟造成了项羽的悲剧!

我在本书的上部《秦崩》中写道:

“新安坑杀降卒,使项羽失去了秦国,断绝了项羽入关以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新安坑杀降卒,埋下秦国人民仇恨项羽的种子,使秦国军民从此敌对于项羽。

二十万秦军被活埋于新安地下,数百万敌对军民被制造于秦中地上。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秦国军民死心塌地跟随刘邦与项羽血战死斗,关中成为刘邦稳固的根据地,秦人秦军成为汉军的主力部队,归附刘邦的秦军将士们最后追击项羽至乌江岸边,将项羽分尸斩首,种种曲折历史的事由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可以说,新安坑杀秦军降卒,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误,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失败的起点。”

决定性的错误往往是错误连锁的开端。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使项羽无法在关中生根立足,不得不放弃秦国,回到徐州建立西楚。回到徐州的项羽,不得不驱逐已经定都徐州的楚怀王,由此而失去了拥戴怀王的楚国旧臣的人心,促成陈婴和吕青等人后来纷纷离去,也埋下了与范增决裂的种子。

项羽在徐州,远离三秦蜀汉,为了弥补地理上的不利,他吞并魏国,将魏豹分封到河东,又将韩王韩成杀害,有意吞并韩国,由此失去韩魏两国的人心,不但促成魏豹背楚,彭越生乱,也促成张良与韩王韩信死心塌地跟随刘邦,又为自己制造了新的敌人……。

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众人之心,体现在臣,就是臣心,体现在军,就是军心,体现在民,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人心。人心可察可用,人心多变如水,人心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泛舟掌舵的人,熟悉水性则顺水乘风,往往事倍功半,不察水性则逆流顶风,难逃折楫沉舟。领军治国的人,体察人心则定国安邦,不察人心难逃国破身亡。

项羽国破身亡的命运,决定于垓下之战。垓下之战,楚国众叛亲离,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盟国,不得不孤军与诸国联军奋战。垓下之战,指挥联军击败项羽,决定项羽败亡命运的人,正是预言项羽必败的韩信。

伟大的韩信,他不但自身就是项羽所失的人心之一,也是促成项羽命运转化的关键性人物,他认为项羽必败于“失人心者失天下”的话,不但来自于他的睿智,也来自他亲身的体验,不可不谓是贴近历史的至理名言。

失人心者失天下。历史的后来者,不可不警惕深思。

下面是2017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