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文化

穆阳油纸伞一把,千年福安梦未醒

发布时间:2018-01-21 17:22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樊华  阅读量:13761   

一把油纸伞,从仄仄的小巷里走出,穿过那千年的福安,行过那万年的岁月,怯步在时光的长梦中。于烟雨蒙蒙里遇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穆阳姑娘,雨雾缱绻里,她回眸遥迢了时光。油纸伞总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泼墨的伞面,古朴的伞柄,是白娘子与许仙的定情之物,西湖畔遇雨时的那一出的一伞情缘,传唱的佳话,穿过了无数岁月的风雨沧桑,世代流传。

油纸伞,伴着老一代人苍凉忧郁的身影,走进氤氲的穆阳雨季里,与桃花相映,共翠色争辉,成为我们记忆深处一帧久远的风景……

油纸伞,是穆阳怀旧文化的代表。福安人说“穆阳三宝”,指的是纸伞、线面、水蜜桃。伞,古代亦称为“盖”,古籍有云:“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带有五色云声,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固而作华盖也。”伞盖不仅是王公贵族遮阳挡雨的工具,也是他们显赫声威的一种标志,在古代,伞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官仪,称为“罗伞”。《伞物纪原》:“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帛避雨,谓之,盖即伞之用,三代已有也。”可见,古时的伞盖是用丝织的,纸发明后,由纸代丝,制成纸伞,宋时称绿油纸伞。

穆阳纸伞始于何时,已无从稽考,但久负盛名却无庸置疑。一把 “骨壮穆阳伞”看似简单,制作过程需要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序: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步骤,都颇为讲究。

做油纸伞半辈子的老师傅对我们说,伞骨作为油纸伞的支撑,选材极其精致。每年白露前伞厂都要派出和他一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在毛竹林中“号竹”,寻觅挑选具有五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只有这样的竹子每株取中段2至4节制伞才有弹力和韧性,经过处理以后的竹子能防霉、防烂和防蛀。

寻得好材料,穆阳油纸伞的制作才刚刚开始。取竹之后,伞骨制作的过程也极为困难,因为伞骨承接伞头、伞毂、伞把,不但要把一段竹剖削 “抽骨”,还要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所以“削伞骨”是最难的;削竹成骨,上短骨接下主骨,取三角片制成的伞面,一针一线,密密匝匝地缝合成油纸伞的雏型。

伞面为油纸伞的头面,耐用与否,先观伞骨后看面,手工缝合的油纸三角片,是以柿浆连贴三重棉纸,天然防水。“麻构竹藤桑,青檀稻瑞香”。所谓棉纸即以藤类植物的韧皮为原料抄造,涂料则以天然柿子水和桐油依古法调配。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与手艺,福泽了万千后人。

在穆阳油纸伞的制作中,最有趣的是伞绳必向青年少女购买其“青丝”,并用其手工拧搓成细绳来穿伞骨,十分牢固,老师傅骄傲地说,青丝搓成的伞绳穿成可经得起千百次开合而不散。

穆阳油纸伞之美,以伞画为最。伞画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或花鸟、或山水等,栩栩如生,古韵悠长。毛笔醮墨水直接绘于伞面,清新隽永令人啧啧称叹。

终于,工序繁复的穆阳油纸伞,在制好后,当真美不胜收。老师傅拿成品为我们做展示,只见伞面收拢时,彩色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朴素大方;轻轻撑开,唯见伞纸薄如蝉翼,沉梦般绮丽的底色上,开满绰约的紫藤一簇簇,仿佛零落了人间最旖旎的景色。

油纸伞,不仅仅是人们日常之物,它还是福安怀旧文化的代表。福安有一句俗语叫 “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伞。从前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预祝路途平安;福安评话先生在台上说书,每当说到书中人物清晨外出时,总要念白一段通语:“金鸡三唱,天色黎明,打了汤水,洗了手面,吃了早饭,掏了包袱伞,拜别店家起身行。”

穆阳油纸伞结合了民间文化,又有了当地的风格和寓意。在福安民间,传说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有桐油纸伞放在家中,可以平安吉祥了;油纸与“有子”音近,寓意多子、多福;伞骨为竹,竹报平安,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穆阳油纸伞全部取材于天然,以传统古法纯手工制造。每一把伞的缠线,每一幅伞面的描绘,都蕴蓄了穆阳最深沉的温柔,最细腻的情深。

撑一把穆阳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谁用氤氲的眸光,深情地目送,漫步穆阳烟水巷弄,行尽之后,会遇见谁呢?

宁小爱丨文字编撰

网络丨综合参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