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文化

绍兴:鲁迅不再重返的故土

发布时间:2021-09-27 15:24  来源:中华网   编辑:醉言  阅读量:8344   

日前,天很黑,还有点下雨17岁的男孩周树人带着母亲筹集的8元四川资金离开了家乡绍兴这是他第一次出国旅行,心里自然充满了惆怅我环顾不在家乡的人们,仔细聆听异乡的语言一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老亲戚和弱兄弟总会聊上几句,说是时候去个地方了这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的心要碎了,鼻子都抬不起来了

28年后,这个年轻人被称为鲁迅,他离开家乡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常见的今年9月,他再次从生活了十四年的北京出发,前往东南沿海的福建厦门家乡渐行渐远,甚至他最后一次回国也是在七年前,那一次回国就是为了办理卖掉祖屋的手续此后,他再也没有踏上绍兴的故土

李夏恩

01

哀悼:在我的家乡是陌生人。

用鲁迅的话来说,绍兴成了S市,那里的乡亲们在他的笔下不怕笑,不怕吼,仿佛他离开家乡时只是一个怀乡的少年等你成年了,有了丰富的经验,病就好了想着爱情却变成了怨恨,或洒上苦涩的嘲讽,或掺上苦涩的醋《孤独者》年,凉薄的S城备受青睐,《阿Q正传》年,它势利又不专业,《明天》年,被封杀又胆怯,《药》年是古口亭口,现场卖革命血馒头,而在——年,绍兴是这些地方的原型,都是聚集了民族劣根性的五河杂居之地鲁迅早就熟悉他的面孔,连他的内心似乎也有几分清楚鲁迅从不吝惜举起最辣的鞭子去打家乡那些可鄙可笑的痛点

可是,现实中苦涩的鞭笞,在深沉而朦胧的梦境中,却成了与眼前的夜色形成最强烈反差的好故事。

黑暗与光明,辛辣与柔情,鞭打与爱抚,鲁迅对家乡的感情就像一条灰色的斗鱼,在爱恨之间快速游动偶尔他会停下来,感受那难以形容的复杂,而这种复杂思想的产物就是鲁迅著名的《故乡》这是鲁迅根据他1919年的回乡搬迁经历写的一部小说这次回国,也是鲁迅对绍兴故乡的最后告别

既然是深冬,当我们接近家乡时,天气又变暗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声响起我们从天篷缝隙往外看在昏黄的阳光下,远近都有几个荒芜的村庄,没有一点生机我心里不禁感到难过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一直记得的家乡吗。"

虽然小说中这种复杂的情绪可以用现在,接近我的村庄,遇见人来完美地解释,但似乎并不能解释鲁迅对家乡更深的感情我的家乡好多了但我想记住他的美,告诉他的美,却没有形象,没有文字好像就是这样现在,靠近我的村庄,遇见人的原因是他从外表到情绪都变了,但他的家乡是这样的,但他成了一个冲进来的陌生人可是,鲁迅发现,不仅他的外貌,年龄和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家乡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的悲伤中,他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失望在:面前,这个孤独而压抑的村庄与记忆中的家乡相去甚远,就连家乡熟悉的邻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海中奇幻画面里的主人公,物品有一个银戒指,手里拿着钢叉,试图刺向一匹马,这个十一二岁的勇敢少年,飞跃地球,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他的老面孔上了

以前的紫色圆脸变成了带着深深皱纹的灰黄色,和他父亲一样,他的眼睛周围红肿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总是吹海风他的头上是一顶破旧的毡帽,身上只有一件很薄的棉袄,上面盖着麂皮我手里提着一个纸袋和一根长长的烟管,不是我记忆中那只又红又圆的手,而是又粗又笨又裂,像松树皮

丰子恺为《故乡》画了少年飞跃之地。

作为一个远离家乡多年的流浪者,与家乡唯一的牵线搭桥就是记忆如今,本地人和本地人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瞬间割断了牵线快乐的年轻人润土成了诺诺唯一的农民素有豆腐师之称的大嫂,成了爱贪小便宜的市侩大妈,得了一个半嘲讽半恶心的指南针外号每个人都只是在三选一:努力后活,努力后活,努力后活流入不同人生轨迹的人,也在彼此之间竖起了无形的高墙,把人隔成了孤独,让人很闷,也把记忆隔开,从而成为一种不仅遥不可及,甚至在眺望中模糊不清的悲伤存在

可是,鲁迅在《故乡》之所以如此沮丧和悲伤,一定是因为他的家乡曾经有过他想要,在乎,舍不得放弃的存在他会在《好的故事》把它编织成一个转瞬即逝的梦不妨回去看看鲁迅小时候的家是东昌坊口新泰门内一座有近200年历史的古宅六道丝竹门足以说明,周家不愧为绍兴名门望族鲁迅自己也承认,作为周之长,他被家人看重他小时候的玩伴,不仅是《故乡》中的闰土,还有一个绰号和尚的木匠,会亲手制作木制的大刀给这位讨人喜欢的周家大少爷把玩

他的家庭也给了他传统家庭在19世纪末能给他的孩子的最大自由比如绣像的小说,编年史笔记,神话传说,甚至改革潮流下出版的西方书籍,只要他愿意,几乎都允许自由涉猎鲁迅的家庭教育揭示了他晚年对《五猖会》的记忆中的一个细节七岁的鲁迅正准备兴致勃勃地去逛庙会时,父亲突然出现,一时气氛很严肃,逼着他看完教堂刚教的《鉴略》二三十行,才能去逛庙会鲁迅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脾气,强迫自己快速背下来,然后一口气就下去,但会如梦初诵他得到了父亲的点头认可,他被工人们高高举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快步走在最前面

/p>

童年那场庙会的热闹,鲁迅已经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以至于在37年后,他仍在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赵延年版画《鲁迅传》中鲁迅返回家乡的情景

尽管寻常看来,将玩心正大的孩子强摁桌前背书,多少有些忤逆天性,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父亲是个严厉不通情理的旧派文人但鲁迅的诧异,实际上他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将玩耍作为努力后的奖励,是让他幼小的心灵能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方法,在将溺爱纵容为保护孩子天性的教育观念中,是很难理解的由此,我们在将鲁迅散落在童年回忆中的点滴串联在一起:月光下刺猹的少年闰土,后院百草园里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小珊瑚珠一样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等等,便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鲁迅对故乡的眷恋不仅有据可依,而且相当浓烈

真正让鲁迅对故乡难以释怀的,是这一切值得眷恋回味的美好,转瞬即逝祖父因科场弊案入狱,鲁迅被送往外祖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乞食生活他也描述了自己如何在高过身体一倍的当铺前在侮辱里接了钱,去给父亲请医生买药治病可是,医治父亲的重病,绝非像去庙会前背熟二三十行书那么容易,竭尽全力也未必会得到成功的欢欣父亲临终前,衍太太催促年幼的鲁迅竭尽所能呼唤父亲暂留阳世但鲁迅大声的叫喊,仿佛只是给即将挣脱病魔平静下去的父亲,增添了紧张和痛苦: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

最终,鲁迅只是得到父亲较急的喘息和一句低低的回应:什么呢不要嚷不

父亲的死在鲁迅的记忆中留下了锥心刺骨的伤痕而伴随着当家人的离世,家境的衰败也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寒凉在父亲临终榻前不断催促少年鲁迅呼唤父亲的衍太太,再次扮演了一个爱嚼舌根的帮倒忙角色她似乎是出于好心劝告鲁迅典卖家当贴补家用,但最终却传出了周家长子盗窃家财的流言按照鲁迅的说法,这一流言,加上乡人的凉薄和侧目,最终逼他离开了家乡而伴随着鲁迅与家乡渐行渐远,离乡的年头越来越长,那些童年遥远的温馨美好往事,逐渐沉入了记忆深处,只留下世态炎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四字格言只不过,将这四个字沉重扛在肩头的鲁迅,有足够的才华和对时代敏锐的嗅觉,为其赋予更新的意义

02

愚人:革命循环套中阿Q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上,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

尽管这个小人物,不过是以鲁迅的绍兴老家为背景的未庄中的一个无业游民,最终在辛亥革命后被当成替罪羊枪毙,但就像高一涵所说的那样,几乎人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正是鲁迅期望达到的效果: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倒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阿Q不仅是鲁迅精心雕琢的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在很大程度上,也蕴含着他所抱持的一种古怪的历史观:既然这个角色如此具有自我参照性,那么如果时代的主流是成千上万具备阿Q这样或那样特点的人物,那么中国便永远走不出历史的循环怪圈发生再多场政治革命,死掉再多的民众,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

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最后画押时,便宜你,画一个圆圈作为阿Q最后的杰作,他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样一个突兀的结局,自然是个反讽,但反过头来去看那简短,糊涂却又对答如流的讯问,再看他笔下那个努力画却最终没有画圆的圆圈,那个向外耸出的尖,反而成了阿Q这个完美凝聚了万千国民劣根性象征的典型人物中,最具个性也最凸显个人意志的一点缺陷圆圈上这个突兀的尖,本应有可能成为打破历史循环套的突破口,但它却是被无意画下的,并且画得圆不圆,除了阿Q本人之外,也无人在意而阿Q本人的最终命运,也不会因为这个圈没画圆而有任何改变——他终究要被处决,只是从好看的砍头,变成了不那么好看的枪决

青年鲁迅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Q画圈耸出的那个尖,也可以被视作辛亥革命的象征这场革命,无论是在《阿Q正传》中,还是在现实的绍兴城里,都像是历史循环套中偶然耸出的一笔小说中的革命,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是象征性地把辫子藏了起来,以便咸与维新现实中的革命,作为亲身参与者的鲁迅看来,更加令人气沮据他的一位同乡回忆,鲁迅对革命的到来颇为积极,一手拿了一卷传单,一手也拿着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很有信心地说:‘遇到万一,这把钢刀准能砍几下的

但等到十月七日,绍兴光复,成立绍兴军政分府时,通告上的消息却显示,这个政府完全是由前清绍兴官员程赞清和章介眉拼凑起来的骗局,不过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内骨子是依旧的。在鲁迅创办的《越铎日报》中,特意描述了这群披着新潮外套的丑角:

穿操衣带军帽下乡收租,别致。

吃乌烟,床边挂指挥刀,别致。

吾日见二个轿夫,于午前十一句钟抬一位科长大人进某署,于午后一句钟又抬出来敢问某科长于吃饭坐轿外,所司何事或语余曰:某科长原是小提使之至戚,坐轿吃饭亦所应该,不错不错

讥讽与谩骂固然能发泄一时怒气,却对时局毫无裨益历史并没有由于鲁迅在革命中的嬉笑怒骂而有所改易,仍然在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晃荡着在时代的舞台上表演滑稽戏对鲁迅的故乡来说,唯一改变的,就只有外表的样貌,但也并非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更像是每一次变乱后的凋敝,以及纷纷出炉的投机人物,自以为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上下沉浮

《阿Q正传》刊行于世的1921年,距离辛亥革命又过去了十年两年前的冬天返乡时,鲁迅见证了故乡在革命与变乱的双重震荡下萧索凋敝的惨淡景象,悲伤于自己不得不与熟悉的亲情隔膜,和儿时的美好记忆道别可是很快,这一年掀起的五四运动的风暴,将会以雷霆之势吹遍整个国家变革的种子已经种下,只是收获怎样的果实,对1921年撰写《阿Q正传》的鲁迅来说,尚是个未知数

结果,事实上也出乎他的意料。

03

复仇:鬼之为言归也

在前几年,我读《阿Q正传》,便会联想到因此而出名的鲁迅先生现在,听说偏有人恶言恶语的说《阿Q正传》是死去了,这真是岂有此理,简直是应以‘放狗屁’奉敬了据我看来,《阿Q正传》岂只不死而已,而且,癞皮阿Q也从棺材里伸出手来返魂了

返魂复活的阿Q说起话来,也不像之前一样脏话连篇,而是侃侃而谈前年创造社太阳社向我进攻的时候,那力量实在单薄,到后来连我都觉得有点无聊,没有意思反攻了攻击我的文章当然很多,可是一看就知道都是化名,骂来骂去都是同样的几句话

锦轩将其称为道地的精神胜利法,非阿Q而癞皮者决决乎说不出原先《阿Q正传》中和阿Q互揪辫子的王胡小D们,也五体投地地推崇他为自己的领袖

鲁迅在创造阿Q这个形象时,或许也从自己身上寻出传统的鬼魅作为材料,但决然不会想到,这个自己诞育的经典角色,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射向自己的一支讽刺的暗箭这正是1930年代鲁迅的遭遇,他名满天下,也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成为追随者恭维敬仰的神坛和谩骂者明枪暗箭的箭垛:创造社与太阳社的围剿,御用文人的连番谩骂,乃至于以他为名义领袖的左翼作家联盟中工头一面向他拱手问好一面又狠狠抽来的鞭子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都败在他们手里,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鲁迅腹背受敌,却又孤军奋战他尽管也有自己的支持者,但仍然时时感到孤立无援直到此时,故乡又一次站在了他的身后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身为越人,未忘斯义。

赵延年木刻版画《鲁迅像》

鲁迅的故乡,一直流传着众多诡奇的传说其中就包括一位少年的复仇传奇在这则出自魏晋小说《搜神记》的传说中,战国时代的铸剑大师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干将自知必死,因此藏起了雄剑,嘱咐妻子生下男孩,待其成人,便要为自己报仇这个名叫眉间尺的少年,却因为遭到楚王通缉,报仇不成,在一位山客的劝说下,眉间尺主动砍下了自己的头颅,把剑和头一并交给山客终于砍下了楚王的头颅,报仇成功

这则复仇故事,必然让鲁迅印象深刻,因此才会将其改编成小说《铸剑》在小说中,鲁迅化身为那位神秘的山客宴之敖——这正是鲁迅曾使用过的多个笔名之一

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故乡的传说,让鲁迅化身为纯粹的复仇者,以笔为枪,挺身出战,也让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成了一场狂放而恣肆的复仇大战:不仅仅为了那些恶意攻击他的人,也为了那些死难于血泊的无辜少年从三·一八惨案到四·一二清洗,再到左联五烈士——他要借了他们年轻的头颅去引诱敌人,成为箭垛,乃至于自己死后,也要挥剑斩下仇敌的头颅,与之同归于尽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日前,凌晨5点25分鲁迅病逝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