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互联

紫砂从何而来,因何出名?

发布时间:2017-02-05 18:48  来源:汇视网   编辑:张璠  阅读量:14232   

紫砂从何而来,因何知名?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磁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色是构造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渺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类特征,并且,于器表光挺平整当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体现出一种砂质成效。

那紫砂是哪里来的呢?下头一张图告知你由泥而砂的演化过程:

紫砂从何而来,因何知名?

所谓“甲泥”,指黄石岩板,其深埋在地层下,收自然压力后成坚固的块状,好像彷佛铁甲。

所谓“夹泥”,指夹藏于黄石岩板下的矿层,为紫泥矿的母体。

所谓“夹脂”,是指表面蛋清色、滑腻如脂的本山绿泥矿,其夹藏在紫泥矿中。

“紫砂”称谓的演化:

明清之际的众多文献对紫沙壶均以“阳羡沙壶”名之,并没有明确的“紫砂”概念。紫砂艺人对紫砂土的名称也一直是没有一致称谓的,大都按开挖的地位赐与称谓,如“野山红泥”、“青泥”、“底槽青泥”等,五花八门,无所适从。

民国时代珍藏家赵汝珍在他的《古玩指南》中对紫沙壶的介绍是“宜兴壶,产自江苏之宜兴,以地名之也。质为陶,而非瓷。制种类类甚多,凡用具无奇不有,可是以壶最为知名耳。”

在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陶瓷史》中,“紫砂”是“青泥”的又称:“江苏常州,所产之瓷,颇著盛名。产品有粗泥、白泥、青泥、黑泥四种。粗黑二泥,近于瓦器,其制品为坛类花瓶等大件,外形粗陋,色多作红色,暗黄,或暗紫。白泥一种,为素地乳白色,光泽滋润,制品以盆类溺器等为多。以上三种,多属荆溪所产。至于青泥一种,又称紫砂,亦名朱砂、豆砂、香灰、橙黄、海棠、竹叶,则专产于宜兴。……所制之器……外面之色,以暗褐色占多数,间亦有带暗红者,……配合文雅,外形变化,光泽又不强烈,而文字绘画之镌刻,尤其善于,故物品各国,甚爱赏之,若能设法推行,亦一大利源也。”

紫砂从何而来,因何知名?

对紫砂土的名称没有确定称谓的情形,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徐秀棠著《中国紫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才开始了对紫砂的命名:“紫砂泥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是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的统称。紫泥产于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深藏在黄石岩下,夹存于夹泥矿层中;本山绿泥则是紫泥层的夹脂;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普通在嫩泥矿的下层。

画作价钱上涨,其精确性和构图比例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三维建模。目前更多的是后继者走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