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影视 >电视

短视频热潮背后:经纪收入敌不过网红流失

发布时间:2017-08-24 15:41  来源:中华网   编辑:文辉  阅读量:11778   

短视频热潮背后:经纪收入敌不过网红流失

图片来源于:懂懂笔记

文/懂懂笔记

“现在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初创小团队,就算大的创作团队也一样赚不到钱。” 小牟,某短视频创业团队的负责人,提起短视频创业的变现难,他对懂懂笔记吐起了苦水。

在他看来,目前虽然许多颇有声势的短视频创业团队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多数都已经陷入了投入大、收入少的困局。

短视频是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早在一年前,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就曾做出这样的判断。

这一年多来,以Papi酱为代表的网红开启了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春天,而随着“统领”400万粉丝的电商博主张大奕,以及短短四个月就吸睛无数的“办公室小野”等不断爆发,令短视频一时间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新入口,并吸引了众多用户和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2017年已经过半,短视频市场就像张一鸣说的那样,真的成了炙手可热的创业新风口。除了今日头条,很多大平台都在纷纷加大创作扶持的力度,甚至不惜重金拿出数亿、数十亿的巨额补贴。摆在短视频创业者面前俨然就是一座座待掘的金矿。

可是半年多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纷纷入场,却逐渐发现要想赚到钱,并没那么容易。商业变现,已经成了各大短视频团队疯狂创作之后,难以言表的痛点。

平台“补贴”维持不了生存

如果没有“网红”Papi酱的广告影响力,也没有“大姨妈”张大奕的商品变现能力,那么短视频初创团队应该怎么做才能赚钱?

网上流传着一份《短视频变现攻略》的文章,第一条便是通过点击率(流量分成)和平台补贴进行变现。其他的形式,则是“网红经济”、广告等。

“就像开始有网约车一样,平台会开出大量的‘补贴’鼓励用户创作。”在2016年底创立了这家短视频创作工作室后,小牟表示部分平台的补贴的确算是业界良心,起码力度可以说和当初网约车平台补贴司机和用户的力度相当了。

我们在火山小视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15秒的短视频:一位用户拍摄了自己的妈妈在跳广场舞时的“妖娆”舞姿,滑稽的动作吸引了3251活力点,如果换算成火山小视频的补贴,那么这个视频可以获得平台的325元的补贴。

“如果说对于个人用户的随手拍,这样的补贴还算很划算,但作为专业的内容创作团队,就显得十分鸡肋了。”小牟说,创作团队依靠平台发布作品,主要为的还是流量和知名度的扩散,补贴(奖金)的数额其实意义不大。

而懂懂笔记了解到,小牟这样的团队,想要在其他知名的视频平台上获取奖励补贴更是难上加难,例如阿里旗下的短视频平台“大鱼号”。除了观看量的小额补贴之外,他们只能通过周评选和月评选获得名次,或者主题活动评选获得前几名的成绩,才有可能获得一笔稍稍可观的补贴。

另外,像爱奇艺这一类更为传统的视频平台,上万播放量才能获得十几元的收益。

在懂懂看来,补贴或者奖金作为短视频平台“发力期”的一种激励手段无可厚非,但很明显这些补贴行为鼓励的是个人用户的即兴创作。

目前,众多专业短视频创意个人或团队,如果想在平台补贴和奖金上获得可观的稳定的现金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得益于自身的推广,平台是个庞大的流量池,创作团队在平台获得作品口碑传播的意义,目前来看远大于杯水车薪的资金收益。

另外,这些口碑和品牌的建立,有时候是建立在频频出境的“网红”身上的,这样的模式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又是否会有较大的风险?

“经纪收入”敌不过“网红”流失

无论是直播也好短视频也好,管理网红艺人的除了工会,就还有经纪公司。许许多多短视频团队也有签约培养自己的“网红”。这也是许多团队尝试变现的另一种选择。

“我们自己工作室除了我之外,签了四位艺人,通过出演我们的情景短视频,培养他们的知名度。”杭州一家短视频制作公司的创意总监小鱼告诉懂懂笔记,这些艺人不一定是演艺科班出身,但需要他(她)们五官标致,有“网感”。

所谓的“网感”,就是能够适应网络短视频的特质,平时也喜欢展示自己别致的一面,并且能及时感知时下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需求。

“并不是喜欢自拍的人就有‘网感’,一个有潜力的艺人从签下来培养,到真正能够在短视频里出演角色,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艺人的培养这一块,小鱼表示,工作室要投入的成本不低(尤其是时间成本)。

一家专业机构的运营负责人也对此表示:“公司对已签约网红进行粉丝维护、内容策划、广告营销、形象公关等服务 ,进一步提升红人人气,并根据红人形象与定位,为其设计从电商、广告代言到游戏、综艺、影视等泛娱乐领域的整体营销方案, 帮助其进行社交资产的商业变现。”

1 2 下一页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