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报道 >企业

旅匈华人作家翻译家余泽民十年著长篇《纸鱼缸》

发布时间:2016-09-27 12:41  来源:汇视网   编辑:笑笑  阅读量:8565   

旅匈华人作家翻译家余泽民十年著长篇《纸鱼缸》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被称为“东欧文学的代言人”的旅匈翻译家、小说家余泽民推出原创长篇小说《纸鱼缸》。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坦言,这部“个人成长史”式的小说让作家表现出最大价值就是让世界变得更丰富,读了这本书懂得到人的成长有这么精微的感到。

余泽民2005年出完《匈牙利舞曲》和《狭窄的天光》后有10年没再出自己的小说,期间只在杂志登太长篇小说、杂文和散文,这十年主要精力都在翻译很多匈牙利文学作品。这本书最早的线索是他一九九几年一个日志里两三页的一个故事,写了一个姐妹的匈牙利乡村婚礼。余泽民表示:“这个小说确实写了很多年,并且在这很多年过程当中也翻译了很多书。所以我也能够这么说,这既是我自己的一个作品,也是我对匈牙利作家的致敬,缘由是有几条线索有我翻译的这几个作家的影子。”

《纸鱼缸》讲述苏东剧变之际,中国男孩司徒霁青逃离了自己的家庭和父辈,辗转来到美丽却又充斥着不安和暴力的匈牙利。他逐渐走入好友佐兰的生活,情不自禁地卷入到种族、家族与历史的激烈抵触中,演绎出一段勾魂摄魄的异国友谊。小说通过几个异国青年与霁青的爱恨纠葛,把匈牙利的种族、家庭、历史融为一体,以个别的爱与忧愁映照出一个时期的悲欢。

谈及书名为何叫《纸鱼缸》,在日前的出版座谈会上,余泽民介绍:“我1991年出国,在匈牙利已经生活了25年。鱼,是我在他乡流浪中产生的一个真实意象。鱼老是在游动,穿越,交错, 但很难有相互真实的碰触。事实上,现代快节拍生活中的人们大都像是鱼缸里的鱼,即使被命运安排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共生,即使穿越游曳、切近,但永远难有实质性的碰触、拥抱或占领。现代人的实质是孤单,只是像我和司徒霁青这样的流落者来讲领会更强烈而已。另外,年轻人在青春日子里的生计状态,也很像鱼缸里的鱼,青春的爱不是厮守,而是交错、流动、传递、不安、永动。”

至于创作这个小说的初志,余泽民表示,“凯尔泰斯说过:‘只需我想构想一部新的小说,总会想到奥斯维辛。不管我在思考什么,总要思考奥斯维辛。即使我所讲的(从表面上看)美满是另外一回事,但实际上讲的还是奥斯维辛。我是奥斯维辛魂魄的代言人。’当我计划在《纸鱼缸》里触及欧洲历史时,首先也想到奥斯维辛。表面上我写了一场在桎梏下白费的青春之舞,实际上讲述的是软弱个别在历史中的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可救赎的罪,也有没有可辩护的无辜;每个人都是鱼缸里的鱼,尽管一直地游动、穿越,然而各自孤单、失语。”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认为《纸鱼缸》这部作品自己像一个镜子一样映照出了匈牙利和中国,在20世纪那么复杂的历史里,通过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匈牙利男人他们之间镜子般的相互的映照、穿插、论述,像两个藤蔓在盘旋,像两条蛇在纠缠,这是历史记忆对两个人及其背后的家族历史的绑缚,然后陆续倔强地上升。“尽管我不懂匈牙利语,但认为有一种坚实的、思辨的质感在里面,就把经历和质性联合起来的那样一个语言。”

海昏侯墓园以海昏侯墓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朱琳在上海加入了多部电影的拍摄。也是任何一门旨在处理社会问题的学问没办法躲避的第一个问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华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