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财经

[经济信心]三大行动促进内贸流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11-17 09:38  来源:汇视网   编辑:如思  阅读量:7199   

[经济信念]三大行动增进内贸流畅转型升级
[经济信念]三大行动增进内贸流畅转型升级

11月9日,一位工作人员在位于广州增城的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全自动智慧仓储基地自动化轨道旁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摄

[经济日报·视点]“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贸易流畅迎来重大机会,但也面临严格挑战。如何尽快处理内贸流畅存在的问题,真正将其锻造为产业构造调整的加速器、大众创业工作的主渠道、经济稳固增长的新引擎,推进我国从流畅大国迈向流畅强国,《国内贸易流畅“十三五”发展规划》被寄予厚望——

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11月16日公布的《国内贸易流畅“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国内贸易流畅发展目的,使人振奋。

说起这份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部、领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10部门联合公布的《规划》,业内专家表示,其关于完善内贸流畅体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构建现代流畅系统,推进我国从流畅大国向流畅强国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来,我国国内贸易流畅发展速度可谓迅猛。数据最有说服力。“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2015年达到30.1万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2015年达到7.8万亿元;内贸流畅工作人数从2010年的1.03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1.49亿人。

但也要看到,如今我国内贸流畅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市场布局有待优化,区域城乡调和发展有待进一步增强;实体商业转型迟缓,电子商务尚需标准,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供应链发展水平不高,流畅引导生产用处有待增强;表里贸联动发展缺乏,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级问题亟待处理。

需求留意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内贸易流畅在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整体实行等有益战略机会的同时,还面临着全球贸易连续低迷、国内流畅本钱上升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制约加重、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有用供应缺乏等严格问题。

正因如此,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表示,只有尽快处理制约国内贸易流畅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十三五”期间,内贸流畅才能够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过程当中施展引导生产、增进消费、扩展工作、推进创新的重要用处,成为产业构造调整的加速器,大众创业工作的主渠道,经济稳固增长的新引擎。而这,恰是《规划》出台的重要意义所在。

《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普遍运用,内贸流畅转型升级获得本质进展,全渠道经营成为主流,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大流畅、大市场系统基本构成。流畅新领域、新形式、新功能充足发展,社会化协作水平提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用处增强,流畅先导功能充足施展,供需完成有用对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用处更加凸显,现代流畅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为推进我国从流畅大国向流畅强国迈进,《规划》提出流畅升级战略,并详细提出消费增进、流畅现代化、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消费增进行动为例,该行动请求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改良消费环境,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着力扩展住户消费。

针对“十三五”期间国内贸易流畅发展,《规划》提出了9个主要任务,其中包含推进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提升流畅供应水平、推进消费构造升级、提升流畅信息化水平、增强流畅标准化建设、增进流畅集约化发展、兼顾区域城乡调和发展、增强对外开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

专家表示,这些主要任务都是针对国内贸易流畅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好比,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恰是在电商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实体零售行业不能够不面临、不能够不处理的死活攸关的大问题。《规划》就此特殊提出了创新经营业态与形式、增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品牌发展等3个应对之策,有很强的操作性。

针对如今流畅行业标准缺失、标准复杂等问题,《规划》提出要增强流畅标准化建设。中国贸促会研究员赵萍表示,针对制约流畅发展的瓶颈,《规划》明确提出要制定内贸流畅标准系统框架,加速构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互相配套、互相添加的内贸流畅标准系统,这对增进全部流畅行业迅速健康发展用处显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流畅三十人论坛(G30)副理事长马龙龙表示,《规划》非常整体,几乎涵盖了内贸流畅各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规划》还提出兼顾区域城乡调和发展的问题,这是比较新的提法。

为确保落实“十三五”时代我国内贸流畅发展的目的任务,《规划》还提出了7个方面的保证办法,主要包含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财务金融支持、调整优化税费政策、优化土地要素支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监测系统、落实规划推进机制等。(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