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国内

山东省两会-山东省农科院试点间作模式帮助农民亩均增收500元

发布时间:2016-12-11 16:24  来源:汇视网   编辑:山歌  阅读量:7934   

不久前,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梁村街种粮大户徐树国卖了5万多斤玉米给饲料加工厂。“我种了50亩地,玉米花生间作,玉米每亩打了1000多斤。”徐树国说,“过几天再把间作打的2万斤花生卖了,还能有个6万元的毛收入。”

相同是种地,徐树国在山东省农科院和高唐农业局的指点下,采取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形式,每亩多收入500多元,50亩就是近3万元,让他怎能不乐呵?

玉米花生间作,利益还不止这么多。

玉米不减产,还多收了一季花生

玉米收获时节,梁村迎来了一群“分量级”人物,有院士、专家,还有栽种大户和农业部门干部。头一天,这里进行了百亩示范方测产,依照玉米花生3∶6间作形式的地块,亩产玉米517.7千克、花生191.7千克。

徐树国算了一笔账,玉米花生间作,一亩毛收入近2000元。本钱的话,玉米花生间作一季,从种到收,本钱总计约1300多元。每亩有600多元的纯收入,比纯真栽种玉米多收500多元。

亩均增收500元,咋完成?来自山东临邑的种粮大户魏德东最有发言权。

去年的这个季节,来自全国各地农技推行部门的50余名农技人员,在他的家庭农场大田里,亲目击证了玉米花生间作机械收获过程。“结果证实,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花生。”魏德东说。

间作是指在同一地步上于同平生长久内,分行或分带相间栽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人们记忆里,北方以玉米、豆类间作最为罕见。后情因为大规模实行机械化,间作方法不便利机械收割,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山东省农科院连续4年在魏德东的大田里搞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实验,还同步进行配套农机具研发。魏德东领悟,专家们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把间作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其中的意义,确定不只仅是增收这么简单。

魏德东想的没错。

这个院士专家组一致以为,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技术,容身于保证粮油安全和农民增收国家战略,相符新时代粮经饲调和发展的国家需求,是黄淮海、东北等地区调整栽种业构造、转变农业发展方法的重要途径,对增进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具有重粗心义。

减缓粮油争地、人畜争粮、增产和减肥三个抵触

山东省农科院张正研究员介绍,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技术,利益许多,能够减缓三个抵触。

一是粮油争地的抵触。

食粮安全、油脂安满是我国农业面对的两大安全问题。张正说,为保证食粮有用供应,发展油料作物需求保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技术,保持稳粮增油,充足挖掘玉米单株生产潜力,在保证玉米稳产情形下增收花生,完成粮油同步增产。”

二是人畜争粮的抵触。

玉米花生间作产生的玉米秸秆和花生茎蔓经破裂摧毁加工、青贮、微贮、氨化等饲用途置,既能够加工成优良饲草等,还能够削减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浑浊,削减养殖业的食粮消耗,显著减缓人畜争粮的抵触。

三是增产和减肥的抵触。

30多年来,我国化肥、农药应用量陆续提升,畜禽粪尿、秸秆等废弃物大批增加,形成农村面源浑浊日趋严重。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千克,远高于每亩8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栽种制度单一,农用化学品投入不合理,致使我国粮田可连续增产能力彷徨不前,抗逆减灾能力软弱。

张正说:“在这类情形下,完成年际间瓜代轮作,充足施展玉米边行优势和花生根系固氮特色,能够有用削减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地可连续生产力,显著改良粮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

他算了一笔账:我国现有玉米栽种面积5.2亿亩,其中黄淮海、东北、西南三个玉米主产区栽种面积约4.5亿亩。如能在这三个区域60%耕地面积上推行玉米花生间作形式,每年在食粮基本不减产的情形下,可增油3240万吨、增优良饲料3240万吨、削减化肥施用200多万吨,节本增效约2000亿元,数字特别可观。

机械、种类、标准不配套,大面积推行还有瓶颈

全国农技推行中心油料处处长王积军说,通过陆续研究粮油作物间作形式,同步研发配套农机具,初步完成了播种、管理与收获全程机械化。这类形式稳粮、增油,还能削减土地施肥量,生态意义重大,有辽阔的推行前景。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法的看法》,指出要大力推行轮作和间作套作。重点在黄淮海地区推行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形式。张正说,大面积推行玉米花生粮油平衡增产形式,相符国家政策和农业主导方向。

“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是时下热词。在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看来,栽种构造调整是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的冲破口之一。“以山东为例,山东食粮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单一栽种形式为主,栽种面积占食粮作物栽种面积的92.3%。畜牧业产值占比为2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与发展要求邻近的河北、河南及四川对比有较大的差距。”

万书波说,山东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但部分产品构造性缺乏严重,特别是饲料粮缺口较大,每年需求从外地调入玉米1500万吨、豆粕600万吨以上。他以为要从转变小麦玉米单一栽种形式开始,摸索树立以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饲轮作为主的耕作制度,推行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等粮油平衡增产形式。

张正说,虽然该项技术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但大面积推行还面对着许多问题。

技术层面,一是需求完善和改良与栽种形式配套的机械,完成间作套作从整地、施肥、播种到收获全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二是选育顺应这一栽种形式的粮油专用种类,以合适我国不一样生态区域的周年种类搭配;三是尽快树立我国不一样生态区域粮油平衡增产的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技术系统;另外,大批量花生晾晒或烘干也是个辣手的困难。

“目前种粮大户日子不怎样好过,玉米价钱低,赚不到什么钱。然而种惯了小麦玉米,加上有企业收购,销路稳固,不肯意改种其他种类,畏惧风险太大。”徐树国说,“玉米花生间作,既保了玉米,又增了花生,让农民气里有底。假如能把花生种收和烘干的机械处理了,大面积推行就比较简单。”

着眼政策层面,张正建议,鉴于玉米花生间作技术已被推举为黄淮海地区农业主推技术,并积累了较好的工作基础,“期许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赋予大力赞同,通过政策性引导,选择一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种粮大户先行试点,并考虑赋予必定的技术补助和专用农机补助,加速该技术大面积示范推行,破解粮油安全的瓶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山东,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