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视觉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汇视网 > 新闻 >焦点

海南人过年习俗年初一桌上必有六样菜

发布时间:2017-01-23 17:24  来源:汇视网   编辑:张璠  阅读量:5012   

原题目:海南人说海南过年风俗:年初一饭桌上必有这六样菜

海南人过年风俗年初一桌上必有六样菜

欢度春节也叫过年。一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晚上叫大年节。当夜过了零点就是新一年开始,是旧岁和新年瓜代的时刻。恰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心欢乐,辞旧又迎新。

依据历史记录,年的名称是从周代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长,传播面广,具有全民性。春节虽然定在阴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不止于这一天。从尾月廿三起人们便开始大清除,采办年货,打算祭祖器具、物品等。人们要以盛大的典礼和极高的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跟随人们打算过年的各类活动展开,年的氛围也就愈来愈浓。到了大年节和新年初一,热闹的氛围达到巅峰。这一夜是全中国不眠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燃放鞭炮、烟花,真是个沸腾之夜,高兴之夜,大团聚之夜!

历代传播下来很多风趣的过年风俗。但物品南北地区不一样,过年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我出生于海南省琼海市龙江镇蒙养村。凭我的记忆,将儿时故乡过年的风俗记叙以下。

大清除

到了尾月廿三四日,家家户户都要对自家的居室进行大清除,也叫採屋。採屋用的扫把是用新砍的竹子做的。即砍下一支约三四米高的竹子,先将长满叶子的竹尾巴和分枝削下来集中在一起绑缚在竹子的小头端,做成了採屋的扫把。用这竹扫把首先打扫安置祖先牌位的大屋,次序是先扫正厅,然后扫双方卧房,接着扫前后屋檐。都是从上到下,先扫屋顶的每条桁桷每行瓦片,再扫墙壁,把一年来积累在瓦片里和墙上的尘土和蜘蛛网打扫清洁。然后再扫其它大屋、厨房和横屋等。接下来清洗门、窗、桌、椅、床、柜和地板。最后是铲除天井的杂草,让全部屋表里清洁、通亮,令人觉得面貌一新。

办年货

年货分为祭品和食品。祭品包含金银、粗纸、香、烛、鞭炮、红纸、白酒等。食品有肉类、干菜和鲜菜。肉类包含猪肉和家禽,干菜主要有木耳、香菇、腐竹、粉丝、黄花菜、鱿鱼、虾米和咸鱼等,鲜菜包含豆角、水芹、土莆、大薯、茄子、萝卜等。

海南人过年风俗年初一桌上必有六样菜

这些年货要分批购置。当年蒙养人平常需求的生活和生产上的物品,都要到石壁圩或龙江圩购置。固然,每年的年货也是到这两个圩上采办。当时乡村交通很落伍,没有车船,人们赶集都是光着脚板走路。从蒙养到石壁的旅程是八华里,到龙江是十二华里。走的都是乡村土路,每赶集一次要一个上午。祭品和干菜要提早十天左右办妥,鲜菜、猪肉和鸡鸭鹅可提早一两天购置好。乡村人家自己养有家禽,自家地里种部分蔬菜,这可省下一笔开支。

年前,每户要办妥过年的年货要赶集好几回。虽然如此,大人们都乐而为之。小孩子感到到又要过年了,心里更是乐陶陶的。

制造年糕

尾月中旬,妈妈开始打算过年米,包含做年糕用的糯米。当时故乡没有电,没有碾米机,要把稻谷变为白米,再把白米变为米粉,都要人工加工。先将晒干透的稻谷用特制的黄土竹砻砻成糙米,再把糙米放在石臼里用大木槌来舂。大木槌农家叫舂手,舂手是用碗口大约半米长的圆木头,剥皮刨光,削成一头大一头小,中心凿一个方孔,在方孔里装上一支圆木柄,就制成了一把舂手。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把糙米舂成白米。并且一次只能舂五六斤。然后才将白糯米用石磨磨成米粉,也可将米泡湿后放在石臼里用舂手舂成米粉。到尾月廿六七日,每家每户就开始做年糕。先做甜年糕,就是将舂比如较粗的糯米粉同分配好的红糖浆一起放到一个陶盆里,搅拌平均软硬过度后,将其倒到用香蕉叶垫好的竹筐里。然后将竹筐放在铁锅里的木架上,向锅里加过量的清水,盖上锅盖,用木料把灶肚火烧旺,开始蒸煮。大筐的要蒸八个小时以上,小筐的也要蒸五六个钟头。就是说要蒸上一个晚上。蒸煮时不能够离人,要陆续地添柴坚持火苗兴旺。锅里要随时加水不至于把水烧干,还要使锅里的水一直沸腾,这样才能够使年糕蒸熟透。每年蒸年糕时,我老是陪妈妈在厨房看火,困了就伏在妈妈的腿上睡,妈妈怕我被火烤着,就把我悄悄地抱到床上睡。待到我醒来时天已经大亮,妈妈已把甜粿蒸好了。

接下来,再做白年糕。就是将磨好的细糯米粉倒入陶盆里,再倒入过量的清水,一边搅拌一边用手像和面一样用力揉和,直到把米粉和到软硬过度为止。在铁锅里装入半锅清水,盖好锅盖,把水烧开,然后把和好糯米粉用手捏成馒头大小的团块,一块一块地投入沸水里煮,煮熟后所有捞起放入陶盆里,趁热用两根象擀面杖一样的木棍陆续搅拌,直到把团块搅拌到粘成一个整体为止,就做成了白年糕。为了不表面硬化和长毛,将洗净用热水烫软的香蕉叶晾干后铺盖在两种年糕的表面上。

比及正月初三上午,才把两种年糕掏出部分,分别切成小片,用花生油煎好,装在盘里端到厅堂摆放在八仙桌上,同年糕一起上桌的还有炒“蚁”(即用年初一煮的夹生饭炒成)。再加上一些水果、糖果,斟上清茶,点上香烛,敬请祖宗先品味,然后子孙才能够开始吃年糕。今后什么时候吃都能够。也能够用来接待客人或送礼。这些年糕能够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吃完。故乡的年糕特殊好吃。甜的清甜可口,甜而不腻,白的有股油腻的香味。如果将它们蘸着海南特产鲜椰子丝一起吃,那香甜的气味更是妙趣横生。

贴对联和贴就手钱

孩提时期,年三十上午我都看到人们忙于贴对联和贴就手钱。他们一夙兴来就先将去年的旧对联和就手钱消除清洁,然后把新对联和就手钱贴上去。对联是贴在大门口双方的墙上和贴在左右两扇门板上。都是用红纸写的黑字或金字。贴墙上的是用长条红纸写成,字数也不一样,要看墙的高矮而定,但双方字数要相等,相比较称。普通长的是七个字,短的五个字。贴门板上的是跟门板差不多一样宽,分别贴在双方门板的上方,呈长方形,普通是每边七个字分两行。有文化有善书法人家自己拟联自己写,普通人家都是上街买,或请专门写对联的先生代写。

就手钱市面上有卖,由红纸制成。上头有吉祥图案,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是呈长方形的红纸贴,听说它能带来好运,所以叫就手钱。就手钱普通都贴在门楣上。也有由自家把红纸剪成一幅幅小长方形,用毛笔写着:新春大吉、五福临门、迎春接福、六畜兴旺和开花结果等吉祥词语条幅,有横的也有直的。这些小条幅除贴在门楣上,还可贴在墙上、柜上、树上、灶上,鸡舍、猪舍、牛栏等。贴好对联和就手钱,令人顿感全部天井和所有房子都喜气洋洋,尽显一股浓浓的新春气味。小孩们更是眉飞色舞、喝彩雀跃。这是我孩提时期对过年贴对联就手钱的难忘感到。后来长大,上学学文化,才了解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不只是新春装扮门户以求雅观,凸现浓浓的新春氛围,更表达了人们乞求新年幸福平安的美妙意愿。

换炉和祭祖

换炉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是对祖宗的亲爱和思念。贴完对联就手钱,接着是择吉祥时辰换炉。就是先将神床上的家神、灶神和祖先的香炉谨严恭顺地取下,按次序安置在厅正中的八仙桌上。然后将神床上旧红纸垫取下,并将神床上的香灰烟尘打扫清洁,把新的红纸垫在原地位上,接下来将香炉里的香脚所有取下,将香炉里的表层香灰连同下头约三四厘米厚的沙子掏出,随之用新的小毛巾浸湿拧干把香炉的外表面擦洗清洁,然后取事先备好的新河沙把每只香炉填满。再将原香炉里的三炷旧香脚插回香炉里,接着给每只香炉点燃三根香,主办长者跪拜后,其他子孙随后跪拜,然后把香炉安置回神床原地位,点放鞭炮,换炉工作宣布结束。最后,将旧香脚、废红纸、脏沙灰送到房后面树林里的树杈上。

换炉结束,接下来就是祭祖。普通是男人们在厅堂做打算工作:即把祭祖用的羽觞、碗筷、烛台、香炉在八仙桌上摆放好,点亮挂在三梁空中的吊灯,并点亮一盏小石油灯放在八仙桌上,往酒瓶里装满祭祖用酒,等厨房做好饭菜便可祭祖。年三十祭祖是过年的第一次祭祖,典礼肃静盛大。平常节衣缩食,但过年祭祖酒席要丰富。以下几种上桌的菜肴必不可少:白切鸡,香菇、木耳、腐竹炖五花肉,虾米、瘦肉、京粉炒土莆丝,瘦肉、京粉炒水芹。充裕人家可办得更丰富。菜炒好就端到厅堂摆放在八仙桌上,并端来鸡饭,按席位斟酒,打饭,给神床上的香炉点上三炷香,把贡桌前双方烛台里的烛炬点亮,再在桌前中心香炉里点燃三炷香。这些工作由男家长亲身完成或指挥子孙来完成。第一轮酒斟好后,先由男家长向祖宗跪拜,口里念念有词:今天是大年三十,谨以馨香酒醴,敬奉祖先,伏望乃祖,佑其子孙,永炽永昌。接着全家男女按长幼次序跪拜,期许祖宗保佑。三轮酒斟完后,将折叠好的象征黄金白银的纸钱倒到门前专用的陶盆里燃烧,等纸钱烧成灰,就把桌上羽觞里的酒集中起来浇在钱灰上,这是贡献给祖先的财帛礼品。最后燃放鞭炮,稳重的祭祖典礼宣布结束。

祭祖后,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餐丰富的团聚饭。先是小辈向晚辈敬酒,祝晚辈健康长命,然后相互敬酒,相互祝愿。欢聚一堂,胃口大开,笑声陆续。

守岁和燃放鞭炮

大年节守岁,俗称熬年。这个风俗在故乡一直传播着。儿童时期,我就晓得守岁。就是年三十祭祖和吃团聚饭后,大人们打算好年初一上午要炒的斋菜菜料,全家人洗完澡,小孩子都换上新衣裳,然后一家人集合在大厅里守岁。这时候的大厅,神床上点着幽香和红烛,三梁上吊挂的吊灯也早已点亮,大厅正中心靠屏壁的八仙桌前沿双方的花瓶和烛台里分别插有美丽的纸花和大红烛。桌面放满了柑、桔、柚等贡年水果,表示新年吉祥如意。这些贡年的物品要等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够除去。有的人家还在贡桌的前面挂一幅红色的绒布,布上绣有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和各类花鸟虫鱼等美丽图案,两旁的太师椅也各用一幅同椅背一样宽长长的绣着美丽图案的红绒布从椅背一直披到椅脚,椅座上还放着一只软软的也相同绣着图案的红绒布包着的椅垫。当时村人戏称为椅穿旗袍桌穿裙。一家人就在装扮得通亮、清洁、肃静和美丽的大厅中,兴致勃勃地坐在一起聊天,讲有关过年的各种故事和典故。熬年的大人们还一边聊天一边打算零点后燃放的炮竹烟花。守岁开始时,我很开心,听大人讲各类故事,兴致很浓,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比及妈妈叫我去洗脸漱口时,我才醒来,看到全家都在忙着:男人们在忙着点香点烛,给吊灯加油,在天井中挂吊一串串鞭炮;女人们正在烧热水给每个人洗脸和打算煮大年夜饭、炒斋菜。

海南人过年风俗年初一桌上必有六样菜

到了零点,村里有几户人家已争先燃响鞭炮,紧接着炮声愈来愈密。很快我们家的鞭炮也被点着了,乒乒乓乓,噼里啪啦的炮声大作,几串长长的鞭炮足足响了几分钟,这时候的炮声达到了高潮,浓烟四起,响声陆续。村里很多人家还燃放了烟花,悦目极了。鞭炮响声约延续了一个钟头,才逐渐地消退了下来。我家的鞭炮响事后,全部天井地上铺满了红花花一层炮竹纸,真是悦目。我们小孩的心也乐开了花。

大年夜饭

鞭炮响事后,是打算大年夜饭了。大年夜饭的内容是:米饭、斋菜和清茶。

我这时候是开心得睡不着,又闲不住。一会儿去看妈妈和伯母、婶母炒斋菜,一会儿又去大厅里帮男晚辈们往八仙桌上摆放筷子和茶杯,安置烛台和香炉。一会儿又把炒好的菜端到桌上。

年初一的斋菜很有讲求。每桌必须上六样菜:大薯、水芹、豆腐、藊豆、咸鱼和茄子。六样菜都有它的寄义。大薯是让子孙永远不要忘本,芹菜是教子孙平生要节约(海南话“芹”和“勤”同音),豆腐是教子孙做人要像豆腐一样洁白,豆是象征生活过得好,要有好吃到“豆”(“豆”的海南话指喉咙),鱼是期许年年有余(“鱼”是“余”的谐音),茄子是期许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茄”是海南语“胜过”的意思)。依照风俗规定,初一这一天不能够应用刀和砧。所以,大年节祭祖会餐后,晚十二点前要将这六种菜洗净切好,以供初一清晨烹炒。斋菜制造也有严厉请求,即只能用植物油和食盐炒菜,只可用粉丝作配料。这样炒出来的菜才是真正意义的斋菜。

过年的米饭,是用年前秋季的新米煮的。取米时,我看见妈妈用一只小茶杯一杯一杯地数着把米量出来。我惊奇地问妈妈干嘛用小茶杯量米,妈妈说家庭成员不只是人,鸡鸭猪狗牛羊也是家庭成员之一,煮大年夜饭也下它们的米,让它们也吃大年夜饭。也就是说,这些家禽六畜对家庭也有贡献。特殊是牛,耕田拉车都离不开它,所以,不能够把它们忘了。过年米饭的煮法是:先往已洗刷清洁的大铁锅里倒进过量清水,用过年专用柴火烧开锅里的水,然后将淘好的米放到锅里煮。第一次煮沸后,先将一部分半生不熟的夹生饭捞出来放在小竹箩里,为初三日炒“蚁”作打算。而留在锅里的米煮熟了所有捞出装在另外一个小竹萝里。将做好的饭菜端到大厅里,先将斋菜摆放在桌的中心,将泡好的茶斟入摆好的茶杯里,将米饭打进摆好的每只碗里。然后烧香点烛。这些程序所有完成后,先由长者向祖先跪拜,口里念叨:大年初一,子孙特备斋菜、茶、饭,敬请祖宗畅享,保护子孙平安健康。接着按长幼次序向祖宗跪拜。祭祖典礼宣布结束。接着全家人聚会一起吃大年夜饭。吃大年夜饭也有讲求,即打饭时不要盛满,吃完再打第二碗,且要吃完。每种斋菜都要吃,这是一年的第一餐饭,必定要吃好,表示一家人和气开心迎接新年,要像每种菜的寄义那样,不忘祖先,洁白做人,勤奋节省,人给家足,开心幸福过好每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愈来愈充裕幸福,不只保存了很多有意义的风趣的过年传统风俗,并且增加了很多现代化的内容。在外地工作的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干部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每年都要赶回家同村夫一起过个团聚幸福的春节。也有部分人爱好到风景美丽的旅游胜地过年,南方人到北方看雪景、观赏冰雕;北方人爱好到南方看大海、游泳、尝海鲜和南方水果。还有一些城里人不在家里吃大年夜饭,而是到大酒店预订一桌大餐,在包厢里一边吃大年夜饭一边观赏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出色节目,在另外一种欢快的氛围中迎接新年的来临。

农村中,很多州里在春节期间举行灯展、广场舞、舞狮、耍龙等活动,充裕的民营企业家还同村委会一起组织球赛、拔河、猜谜语、演戏等体裁活动。春节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裔,每年春节期间也展开各类方式的活动来欢度春节。很多国家的人民大众也同本地的华人华裔一起庆贺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可见春节在世界上影响之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搜索热词:海南